收录超过十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
成 语 掎角之势
拼 音 jǐ jiǎo zhī shì
近义词 犄角之势
反义词
掎角之势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成语举例:
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常用程度:
生僻感情色彩:
褒义词语法用法:
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成语结构:
偏正式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正音:
掎,不能读作“qí”。成语辨形:
掎;不能写成“倚”。掎角之势故事典故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掎角之势分词解释
角的解释:
角: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 额骨(俗称“额角”)。
◎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 中国货币单位。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量词。
英文翻译
◎ 角
corner angle chiao cornu foreland horn jiao
掎的解释:
掎:拖住,牵引:掎止(从后截获)。掎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
◎ 发射:“机不虚掎”。
◎ 古同“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