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超过十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
成 语 莼羹鲈脍
拼 音 chún gēng lú kuài
近义词 莼鲈之思
反义词
莼羹鲈脍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成语举例: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宋 辛弃疾《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词)常用程度:
生僻感情色彩:
褒义词语法用法:
作谓语;指思乡辞官成语结构:
联合式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吴县人张翰才思敏捷,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经常与朋友外出喝酒聊天,吃莼菜羹与红脍鲈鱼。他曾到洛阳大司马府做官,见官场黑暗,不由得想起家乡的莼羹鲈脍,就毅然辞官,悄悄地回到故乡。
莼羹鲈脍故事典故
《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西晋时期,吴县人张翰才思敏捷,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经常与朋友外出喝酒聊天,吃莼菜羹与红脍鲈鱼。他曾到洛阳大司马府做官,见官场黑暗,不由得想起家乡的莼羹鲈脍,就毅然辞官,悄悄地回到故乡。
莼羹鲈脍分词解释
鲈的解释:
鲈:〔鲈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为常见的食用鱼类。
◎ (鱸)
羹的解释: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英文翻译
◎ 羹
a thick soup
莼的解释:
莼:〔莼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简称“莼”。
◎ (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