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语 七步成诗
拼 音 qī bù chéng shī
近义词 七步之才、七步成章
反义词
七步成诗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称人才思敏捷。成语举例:
冷绛雪道:‘子建七步成诗,千秋佳话,哪有改期姑待之理。’★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六回常用程度:
常用感情色彩:
褒义词语法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成语结构:
偏正式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故事
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七步成诗故事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七步成诗分词解释
成的解释:
成: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 变为:长成。变成。
◎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 姓。
反义词
败
英文翻译
◎ 成
become fully grown succeed
步的解释:
步:行走: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 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 姓。
英文翻译
◎ 步
step 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