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超过十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
成 语 群策群力
拼 音 qún cè qún lì
近义词 同心协力、集思广益
反义词 独断独行、离心离德、三心二意
群策群力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成语举例:
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常用程度:
常用感情色彩:
褒义词语法用法:
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成语结构:
联合式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正音:
策,不能读作“chè”。成语辨形:
力,不能写作“立”。成语辨析:
群策群力和“齐心协力”都含有“思想行动都一致”的意思。群策群力只用于群众;“齐心协力”既可用于群体;也可用于个体。成语谜面:
人人献计成语故事
西汉哲学家扬雄模仿孔子的《论语》写出了一部《法言》,在《法言·重黎》中论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胜负的原因。他认为汉王刘邦善于采纳大家的计策,大家的计策又增强了众人的力量,所以他就得天下。
群策群力故事典故
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西汉哲学家扬雄模仿孔子的《论语》写出了一部《法言》,在《法言·重黎》中论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胜负的原因。他认为汉王刘邦善于采纳大家的计策,大家的计策又增强了众人的力量,所以他就得天下。
群策群力分词解释
策的解释:
策: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 鞭打:策马。鞭策。
◎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 杖:策杖。
◎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 姓。
英文翻译
◎ 策
plan w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