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超过十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
成 语 依样画葫芦
拼 音 yī yàng huà hú
近义词 生搬硬套、依模画样、照猫画虎
反义词 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依样画葫芦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成语举例:
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画葫芦,细细临写。(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常用程度:
生僻感情色彩:
褒义词语法用法:
作谓语、状语;比喻单纯模仿成语结构:
偏正式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正音:
依,不能读作“yí”。成语辨形:
葫芦,不能写作“胡卢”。成语谜面:
临摹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故事典故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分词解释
画的解释:
画: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 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 同“划1”。
英文翻译
◎ 画
describe draw fecit paint painting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