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勃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勃 bó
〈动〉
(1) (形声。从力,孛( bèi )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push]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词性变化
▶ 勃 bó
〈形〉
(1) 兴起;旺盛 [vigorous]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stubborn]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change countenance]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 勃 bó
〈名〉
(1) 粉末;粉状物 [powder]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勃《汉语字典》查询
[①][bó]
[《廣韻》蒲没切,入没,並。]
“佛4”的被通假字。“菩3”的被通假字。“悖2”的被通假字。
(1)猝然,忽然。
(2)变色貌。
(3)兴起貌。
(4)盛貌。
(5)争斗。参见“勃豀”。
(6)粉末。
(7)指马勃。
(8)通“悖”。乖戾,乱。
(9)同“渤”。渤海也写作勃海。
(10)同“孛”。星名。
(11)姓。见《世本》。
音韵参考
[广 韵]:蒲没切,入11沒*,bó,臻合一入魂並
[平水韵]:入声六月
[唐 音]:bh?t
[国 语]:bó
[粤 语]:but6
[闽南语]:but8,puh4,put8
勃《康熙字典》查询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
勃字源字形/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