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讹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讹
訛、譌 é
〈名〉
(1) (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譌”。本义:谣言)
(2) 同本义 [rumor]
譌,伪言也。——《说文》
(3) 字亦作“讹”
民之讹言。——《诗·小雅·沔水》
讹言大水至。——《汉书·成帝纪》
(4) 又如:讹言(谣言)
(5) 差错 [error]。如:讹舛(差错;谬误);讹阙(错误残缺);讹头(过失,污点,把柄);讹替(错误)
词性变化
▶ 讹
訛 é
〈动〉
(1) 讹诈 [black-mail]。如:讹人(讹诈人);讹头(讹诈的钱财)
(2) 改变;感化 [change;move]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诗·小雅·无羊》
(3) 变化 [change]
式讹尔心。——《诗·小雅·节南山》
岁月迁讹,斯风渐笃。——《通志》
(4) 不正确的 [incorrect]
平秩南讹。——《书·尧典》
(5) 又如:讹音
讹《汉语字典》查询
[①][é]
[《廣韻》五禾切,平戈,疑。]
“讹1”的繁体字。“化4”的今字。亦作“譌1”。
(1)亦作“譌”。虚假。
(2)亦作“譌”。讹误;错谬。
(3)亦作“譌”。怪异;怪诞。
(4)亦作“譌”。妖言;谣言。
(5)亦作“譌”。指徒歌;歌谣。
(6)吓诈。
(7)书法用语。
(8)蛇的别名。
(9)通“吪”。感化;改变。
(10)通“吪”。行动;移动。
音韵参考
[上古音]:歌部疑母,nguai
[平水韵]:下平五歌
[粤 语]:ngo4
[闽南语]:go5
讹《康熙字典》查询
【酉集上】【言字部】 訛;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88第18
【廣韻】五禾切【集韻】【韻會】【正韻】吾禾切,
【廣韻】五禾切【集韻】【韻會】【正韻】吾禾切,
讹字源字形/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