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超过十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
成 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拼 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近义词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反义词 好高骛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成语举例:
夏衍《代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建筑百丈高楼,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常用程度:
常用感情色彩:
褒义词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成语结构:
复句式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成语辨形:
之,不能写作“只”。成语辨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积少成多”都表示“不断地积累;便能成就大事”。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要从基础开始;“积少成多”;是强调积累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用于劝勉语;而“积少成多”很少用于劝勉别人。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事典故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分词解释
里的解释:
里: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 衣物的内层:被里。
◎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 姓。
反义词
面、外
英文翻译
◎ 里
inner liner lining neighbour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