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录超过十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

成 语 打草惊蛇

拼 音 dǎ cǎo jīng shé

近义词 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 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打草惊蛇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举例: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

连动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蛇,不能读作“sé”。

成语辨形:

惊,不能写作“警”。

成语辨析:

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成语谜面: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打草惊蛇故事典故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打草惊蛇分词解释

惊的解释:

惊: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 震动: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 出人意料的:惊喜。

英文翻译

◎ 惊
be frightened   shock   surprise

打的解释:

打: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 拨动:打算盘。
◎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 写出,开出:打证明。
◎ 捆,扎:打包裹。
◎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 除去:打消。打杈。
◎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 玩,玩耍:打球。
◎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 自,从:打哪儿来?

英文翻译

◎ 打
beat   hit   strike   spank   thrash   wipe   dozen

草的解释:

草: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英文翻译

◎ 草
grass   hasty   rough